

專輯
路易斯阿姆斯壯精選輯 (Louis Armstrong's Greatest Hits)
專輯介紹
Louis Armstrong,是這八十多位傳奇巨星中資格最老的爵士音樂大師。 早在1920年,19歲的Louis Armstrong就已經開始他的演奏生涯了。 如何評價他在爵士音樂中的重要性都不為過,相當於古典音樂的巴赫、搖滾音樂的貓王,是音樂史中最有影響的音樂家之一。 “What A Wonderful World”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,被無數後來的音樂家翻唱過。 Louis Armstrong的小號,可能是全世界最快樂的小號﹔Louis Armstrong的歌聲,可能是世界上豁達的歌聲,而他沙啞的演唱如同他的小喇叭吹奏一般令人懷念。 在搖滾樂盛行的年代,他也有過一首榜首歌曲。 Louis Armstrong的歌聲,可以說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會情不自禁喜歡上的。 唱歌時,他的一口白牙不時透露愉快欣喜的信息;而當他吹起宏亮的小喇叭時,卻又呈現另一股魅力。 那種狂放愉悅的從容即興、那種粗糙沙礫般的賣弄,用一種魔力牽引著你,他的歌聲中總是充滿著熱情、樂觀,那種從心底里喜歡演奏和歌唱無法不讓人產生共鳴,感染你身上每一個細胞。 就像那首“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”(在佈滿陽光的街道邊)還有“Blueberry Hill”(越橘山)的歌名,都充滿自然陽光的氣息。 早期的爵士樂錄音大多是現場的演奏版本,現場的演出是完全不虛假的一種即興創作,完全沒有機會更改。 Louis Armstrong便是這樣一位經得起考驗的好樂手。 獨家的小喇叭音色不僅無人能比,他那厚實的吞吐聲更是一家獨門密技。 過去曾有人懷疑Louis的小喇叭裡暗藏玄機,甚至以為那是一把特製的小喇叭,以便發出不同的聲音。 於是,在一次特別的機會裡,Louis當眾把小喇叭交由另一位心有疑慮的小喇叭手吹奏。 當然,Louis再拿回來吹奏時,聲音和前者已經大相徑庭。 Louis Armstrong本身的即興表演能力完全源自自然的天性,這和Be Bop強調高超的技巧與卓越的即興獨奏本質上相差很遠,因此他的守舊風格最初與Be Bop樂手也是格格不入的。 後來由於合作機會的增加,彼此產生了更多新的即興經驗。 從“What A Wonderful World”到“Summertime”等名曲的演唱或吹奏,Louis Armstrong永遠是爵士樂的代名詞。 從1901年出生於新奧爾良到1971年心臟衰竭逝世為止的七十年歲月裡,這位爵士巨人也是搖滾先驅者為後人留下了無數偉大的作品。 Louis Armstrong出身於貧民區,很小他父親就拋棄家庭,不知所終,但困窘的生活並不影響少年阿姆斯特朗對音樂的追求,他在社會最底層長大,還曾經進過少年感化院,所幸他在感化院學會了吹短號,開始接觸音樂,沒幾年的時間,18歲的阿姆斯特朗,已經是新奧爾良地區知名的演奏者了,成為當時最紅的Kid Roy樂團的短號手。 1922年,加入Joe King Oliver樂團,在前輩的指導調教之下,阿姆斯特朗進步神速,逐漸建立起他作為一位偉大獨奏者的地位。 當時新奧爾良樂手雖然也有即興演奏的作法,但是大多篇幅不長,音樂上自由開闊的程度也還很不明顯,是Louis Armstrong以熱烈狂野,如泉湧出的即興號音,徹底改造了爵士樂。 阿姆斯特朗也是爵士樂能推廣到世界各地的最大功臣,他應美國政府的邀請巡迴世界演奏,所到之處無不轟動,對美國文化和爵士樂的形象提升貢獻極大,二次大戰剛結束那段時間,世界各地許多人就是在聽到他演奏之後,接受了爵士樂。 到了20世紀30年代之後,阿姆斯特朗音樂生涯中演唱的比重漸增,“Hello Dolly”、“What a Wonderful World”等等經典名曲膾炙人口,讓他成為世界知名的藝人,影響力超越了音樂範疇,笑口常開的形象,為他贏得一個“書包嘴”的外號,他的聲音吵啞,並不是什麼天生金嗓子,但是他賦予歌唱與演奏同等的情感,完全擺脫了傳統上演唱者附屬的角色定位,使歌手成為音樂藝術家,受他影響的歌手包括Frank Sinatra、Ella Fitzgerald、Pink Crosby甚至貓王,簡直不計其數。 相對於Louis Armstrong的小號,很多人更喜歡他的歌聲,因為Louis Armstrong的聲線非常粗糙,和他的小號的圓潤嘹亮完全相反。 在他的聲音中,有一個無限寬大的世界,不論是誰,做錯了甚麼,在這世界中,一切都不必再計較。 這就像一個死去的靈魂,從天堂上俯瞰人間,看見他的朋友,看見他珍惜而又放下了的一切。 想想在那年代吃盡苦頭的黑人,再想想Louis Armstrong幼年的生活,想想他的歌聲......沒有受過傷的人,談不上寬恕,沒有歷過風霜的人,沒資格說世界是美好的。
顯示更多內容